第(3/3)页 杨惟文如今在贺诩然身边办事,当初进京前,也来家里拜访过。后面因姑娘和他相识的事,又被主母和老爷召进府,细细盘问过。 婆子自然认识。 也知晓他定亲,先前那曹二夫人身边的女子就是杨惟文的未婚妻。 故,她也打听过些事。 “淳姑娘生母早亡,当年连着一个月,淳家办了两场丧事,那淳御史为此一夜白头。即便心疼女儿,可御史台又忙,朝堂的事耽误不得,他到底又是男子,怕照顾不周,时常把淳姑娘送到舒家。” “淳姑娘和曹二夫人算是同个屋檐长大的,胜过亲姐妹。” “曹二夫人又大她几岁,说是姐姐,可操心的不少。当初淳家出事,听说是她夜夜抱着表妹睡,日日陪着的,也算是半个娘了。” “只怕是给淳姑娘买胭脂。” 毕竟淳瑶一个待嫁新娘,穿着打扮的确素了些。 婆子不解,出声:“可就算是给淳家姑娘买的,也不必急于一时啊。” 淳瑶明年才嫁人呢。 婆子突然想到了什么:“对了,昨儿主母名下布庄得了一批新货,您让老奴过去盘点盘点。老奴就碰上曹二夫人带着淳姑娘过去选料子。” 料子自是成亲的喜服。 上京这边,女子若是刺绣手艺不错,喜服都是自己动手做的。 “老奴就听到曹二夫人时不时叮嘱淳姑娘几句。” ——“这料子颜色正,表姐觉得极称阿瑶。这一眨眼,往前在怀里哭的小妹妹,也许了人家。” ——“你别怨你父亲。他为你也是操碎了心。” ——“姑爷在御史台办事,想来也是严于律己的正人君子,就是不知他顾不顾家。” ——“上头没有公婆,去了便能当家做主,姑爷若体贴待你好。你嫁过去莫耍小孩子脾气,得好好同他过日子。夫妻和睦,方能长久。” ——“御史台俸禄不多,但姑爷才进京手头拮据。从贺御史那里借了钱买了处安身的宅院,虽不大,但你们两人住也尽够了。他若争气,你好日子自在后头。需勤俭持家,细心打理家中事物。需生儿育女,为杨家开枝散叶。” ——“料子挑好了,再去金缕轩瞧瞧首饰,表姐就怕什么遗漏了,日后来不及添,早些将要买的都备齐,也不至于以后手忙脚乱,就盼着你们好好的。” 当时不觉得什么,现在被嘉善提点,婆子总觉得怪怪的。 不说别的,这出门过于勤了些。 说的话也像是……交代后事。 婆子:“这……” “可别是想不开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