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阳都侯身为国子监祭酒,深怕耽误了学生,特地让人抬着他入宫,向帝王引荐一人。 ——“圣上容禀,此人不仅政绩斐然,更是难得的持身清正。” ——“当年他任定都知县,一篇《革除漕弊策》,字字如刀震动朝野。去岁编纂《会典》时,礼部诸公争执不下,全赖他引经据典、调和鼎鼐。” ——“这般经世致用之才,如今却还在翰林院晒霉烂书简。若久居冷曹,实乃朝廷之失。” 故,顾傅居再一次出现在众人视角里。 他比前世还早,入了国子监。 入了国子监不算什么,重要的是帝王让阳都侯退下后,一番深思远虑。宣顾傅居入宫有意探其虚实。 随手那拿了二皇子近期写的文章,看顾傅居能说什么。 顾傅居双手接过,垂眸细阅。 ——“二皇子的文章,理路甚正,如春泉出谷,自有清响。” ——“只是泉流奔涌时,若遇巨石当道,或可效仿前朝端王,不与之争,绕之以行。治国之道,亦是如此。” 最后又补充一句。 ——“文章如人,贵在通达。二皇子年少,假以时日必成大器。” 这话明里评点文章,实则道出为政之要。既未阿谀应峙,又未刻意贬损全了颜面。 尤其其中一句,不与之争绕之以行,说到了应乾帝的心坎里。 几个皇儿虽小,可哪个没有野心? 是的,应乾帝可以为了龙位,除去燕王。 但是他的儿子,在他的眼皮子看上他的位置不行。 应乾帝一直清楚顾傅居是有本事的人。 可他从来不用。 现在眼瞅着皇子越来越大…… 而他早就想提拔人才,将魏封行取而代之。 顾傅居去了国子监后。 魏昭虽在家中,可他服。甚至很想听听顾傅居讲学。 贺诩然服!!! 他可耻的认为,魏昭不在,他学的就比他多了!下次一定考第一! 萧怀言不服。 他叫苦不迭。 “夫子!” 萧怀言很崩溃:“您对家中女儿,也是如此严苛吗?” 顾傅居想说。 在读书的事上,他对顾妩的确严。 顾妩虽娇气,但好管教。 可想到这会儿还在泽县,被他彻底护好安危的杳杳。 那是不好管教的。 上京看着风平浪静,实则却最危险。 顾傅居感觉……等日后一切结束,把杳杳接过来后。 他就算严,杳杳也不听。 也许还要叫板。 所以,他沉默了。 萧怀言气了:“夫子做不到一视同仁吗!” 顾傅居很冷漠:“今日的罚,你要是不服,我便请你父亲过来。” 说完,他朝外去。 “至于你所问,夫子做不到。” 嗓音有了点温度。 “我也是人,会头疼,也会有私心。” 因为是番外。 我不想涉及写太多燕王如何夺得皇位的事。 明天可能三言两语带过。 直接写杳杳进京的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