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桓说道:“夷狄入华夏,则华夏之。朕希望你担任西北招讨使期间,能彻底同化西夏各部,让他们成为大宋的一份子,而不是继续保持原有的一切风俗习惯。” 何栗眼神也愈发明亮。 他自然也有追求的。 曾经的大宋衰弱,何栗虽然主战,却也没有太多追求,能保住大宋就算很好了。 如今,何栗希望得到更多。 他更希望名留青史。 何栗回答道:“请官家放心,臣一定会完成任务,彻底书同文、车同轨,绝不会再放纵地方各部。” 赵桓赞许道:“朕期待你的结果,等着你锦衣还乡。” 何栗心中也是无比激动,连忙应下。 君臣一番交谈,赵桓又说了之前召见了西夏各部,现在西夏各部都表示了归顺,愿意成为大宋的一份子。 对西夏的处置,现在兴庆府的情况,军队的情况,赵桓也都一一交代。 全部交代后,赵桓留下了岳飞的万岁军在西夏,就带着韩世忠所部开始返回。 …… 东京城,政事堂。 李纲坐镇后方处理政务,没有太多的压力,因为西夏前线很顺利。 原本李纲认为,攻打西夏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,恐怕要抽调无数的粮食,会摊派无数的徭役。 战事一起,就需要无数的粮食。 大宋要维持自身的运转,就已经要消耗无数的粮食了。现在大战来了,压力肯定大,李纲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。 没想到,赵桓刚入西夏,就拿下了洪州城,杀了李乾顺,夺取了无数的钱粮,确保了前线不缺少任何的粮食。 朝廷的压力小了,也没什么负担。 没过多久,西夏没了,安排了何栗去主持西夏局面,皇帝也即将凯旋,大宋的实力前所未有的强盛了起来。 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局面。 更是太祖、太宗,都不曾完成的伟业,李纲自然是欢欣鼓舞的。 李纲想着赵桓即将凯旋,吩咐道:“去把几位相公都请来议事。” 侍从去传令,没过多久,吴敏、徐处仁、王宗濋联袂来了,行礼后各自坐下。 李纲说道:“官家即将抵达东京城,天下大一统,我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。我们这一次除了迎接官家,你们认为,还应该做些什么?” 第(2/3)页